我有一個朋友,她是大型企業中階主管,距離退休大約還有十年,最近她迫切感受理財焦慮症。一方面擔心退休資金不足想要積極理財,但另一方面又擔心金融市場風險高,遲遲不敢進場。她問遍了周邊所有朋友,究竟該怎麼做才好?但最終她還是沒有採取任何行動。
其實,她的理財焦慮症與大多數人一樣,缺乏的是行動力。
自動儲蓄(93%)比自願儲蓄(47%)有效
這個月參加一場由富蘭克林投信舉辦的退休金研討會,其中一位專家分享美國退休金制度的經驗。根據統計,如果企業雇主給員工的退休計畫,是採取「自願加入制」(由員工自己選擇是否加入),則會加入退休金儲蓄計畫的員工占比是47%,如果企業雇主採取的是「自動加入制」(企業自動幫員工加入,員工可以自行選擇是否退出),則參加退休金儲蓄計畫的員工占比是93%。
從這二個數字巨大差異可以知道,大多數人是比較被動的理財,若企業主動幫你進行儲蓄計畫,會比由自己主動進行,來的具體有效。
自動增提比固定提撥多存61%
另外,美國的經驗也顯示,如果員工每個月提撥薪水3%存退休金,另一個員工在3%之上還每年自動增提1%(表示第二年提撥4%,第三年提撥5%,以此類推),每年最高提撥金額上限是薪水10%,則後者所存退休金會比前者多出61%。這也顯示,每年微小的儲蓄增加,帶來財富累積效果非常驚人。
以上二個統計都顯示,在自動投資機制(automatic)下,包括每個月自動扣款投資,或是每一年自動增加投資金額,都可以不知不覺的累積財富。但如果是由個人自行選擇是否投資,則有一半以上的人不會採取行動。
台灣經驗,7成民眾理財被動
台灣也有類似情況。以台灣私校教職員退休金計劃為例,它是採取自動投資,因此每個月教職員薪資會自動扣款儲蓄。但是投資商品是有選擇性的,共有保守、穩健、積極、人生週期型共四種基金組合可以選擇。
但推動至今近10年,有69%選擇保守型,選擇穩健型有15%、積極型13%、人生週期型3%。主要原因是,預設機制是選擇保守型,私校教職員要先進行風險評估,才能更改投資標的選項。
根據統計,未進行風險評估者有40%,做了風險評估卻未主動更改投資選項的有44%。以上再次證明,大多數人理財相對被動,即使牽涉到自身權益,仍然過度保守。而私校退休金制度自今年起,預設機制改為人生週期型,可隨年齡自動變動投資組合,此也有機會提高退休金累積效果。
勞退自提比率不到8%
除了私校教職員的投資理財行為外,我們再看勞工退休金自提方案,即使政府提供了誘因,每月自提6%可以免稅,但到目前為止,自提比例尚未超過總勞工數8%,顯示這個方案完全不受歡迎。
通常,免稅是一個很大的誘因,但為何台灣民眾反應如此冷淡?究竟是民眾不重視退休儲蓄,還是目前缺乏多元勞退自選方案,投資商品缺缺,導致民眾沒有興趣參與?這可能是勞動局應該好好研究的問題。
回到前面朋友的理財難題,我覺得可以朝二個方向去做。
第一,自動投資,克服心理掙扎。
朋友一直擔心市場風險,總是挑不到好的進場點,但回頭一看,又看到各種商品有一大波漲幅,更加深進場恐懼。其實以她距離退休還有10年之久,未來10年市場如何變化沒有人可以預測。在我看來,她需要的是一個自動投資機制,而不是一直在市場外徘徊,定時定額固定投資,應該是最適合她的投資方案。
第二,簡單分散的理財產品。
選擇產品,應該是所有理財族都頭痛的問題。有個別股票、債券,也有主動基金、被動ETF,現在還有量化產品、人工智慧操作,商品種類繁多,眼花撩亂。如果想要省時省力,最好的產品是多元分散的產品,一個商品中涵蓋股票、債券、另類投資、房地產、貴金屬等。建議業者未來可以多規劃一些多元配置產品,這樣理財族比較可以安心長期投資。
投資市場忽上忽下,永遠找不到可以安心進場點,但理財卻是不等人的。或許你也需要一個自動投資機制,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啟動財富累積計畫。
(以上為個人看法,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自行判斷投資風險)
文章來源:
小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