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專欄

2018-04-09
​李全順:2018-4月全球經濟趨勢追蹤與預測
川普不惜發動貿易大戰,美股四月依然餘波盪漾
川普3月1日宣布要對鋼鐵和鋁製品課徵懲罰性關稅,外界憂慮中國也許會強勢反擊,引爆國際貿易大戰。川普以鋼鐵和鋁製品大舉進口,威脅美國工業根基、危及國安為由,宣布將對進口鋼鐵徵收25%關稅、進口鋁製品徵收10%關稅,市場擔心此舉會引發國際報復,以國安為由開徵關稅,是川普貿易政策的主軸,把貿易爭端帶入新的領域,此舉打開大門,其他國家也可跟進課稅,貿易大戰恐怕從此點燃。
中美貿易戰駁火,全球股市重挫,資金轉往日圓避險。川普開啟貿易戰,背後考量是要讓中國重回貿易談判桌,兌現競選政見挑起美國國內民粹情緒,再者對美國企業更開放,好改善美國貿易赤字,而非想要引發貿易戰。美川普正式簽署301調查結果備忘錄,針對1,300項中國商品加徵關稅25%,市場初估可能至少達500億美元,佔美國自中國進口商品總額約一成。隨後中國也強硬反擊,表示將針對美國出口的乙醇、無縫鋼管等加徵15%關稅,並對美國農業州出口的農產品採反擊措施,美中貿易大戰一觸即發。過去中美貿易談判史,90年代美方對中國展開的三次301調查,互動模式過程往往都是雙方先叫囂、進而磋商,最後再簽署備忘錄,因此本次衝突也屬雷聲大雨點小的國際談判事務之一,對於股市的實質經濟影響甚微,心理層面影響勝過基本面。挑起這波貿易紛爭的美股基金,慘遭提款252億美元,單周失血金額為今年來來次高,而歐日股基金也因兩市場向來和美國有緊密的貿易關係,歐股基金連兩周失血,上周再流出15億美元;日股基金雖續獲資金青睞,但買盤力道卻明顯收斂至18美元。



IHS Markit公布3月美國製造業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為59.3,較上個月下滑1.5。美國由於缺工,以及產能越來越來吃緊。除此之外,川普對進口鋼鐵、鋁課徵重稅,已造成生產原料價格上漲。ISM公布美國三月份PMI製造業指數59.3,較二月所創60.8下滑1.5,也低於分析師預估的60。儘管三月指數呈現下滑,但仍遠高於榮枯分水嶺,這意味著美國製造業活動仍然十分強勁。製造商支付價格指數逆勢上衝3.9、成為78.1,創2011年以來新高,反應鋼鋁稅引發價格上升,以及原物料供給吃緊。許多受訪主管反應在鋼鋁稅宣布後,採購該原料方面出現困難。還有公司表示,上遊供應商出現瓶頸影響生產。細項數據顯示,包含新接訂單、產出、就業與庫存等分項指數均呈現下滑。

歐元區經濟復甦動能強,ECB維持購債規模估維持不變
歐盟執委會上修2018、2019兩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預測,但預料通膨率仍可能受抑制。執委會表示,2018年歐元區GDP成長率可達2.3%,高於2017年11月預估的2.1%,且接近2017年升抵的近年高點。2019年預估成長率也調升至2%,展望大致ECB和IMF最近的預期相符。上述樂觀展望反映歐元區景氣上升循環動能增強,以及全球貿易情況好轉。上修2018、2019年預估成長率前,官方數據顯示歐元區去年經濟成長2.4%。執委會也調高英國除外的歐盟經濟預測,今年和明年成長率預估分別可達2.5%和2.1%;正談判脫離歐盟的英國,今年經濟成長率估為1.4%,略高於先前的預測,但仍低於歐盟全區的平均值。執委會預估今年歐元區通膨率為1.5%,比先前預估略加速,但明年預估通膨率維持在1.6%不變,仍未達ECB略低於2%的目標。
ECB 3月8日決策會議預料不會做出重大政策調整,只會微調溝通現有立場。市場業一致也預測,ECB決策官員要到今年6月才會調整前瞻指引。考量到近期市場動盪、歐元強勢,加上無論是整體還是核心的通膨率都已經回落,因此ECB決策官員寧可採取觀望態度,最遲可能要到夏天,才會暗示何時結束資產收購計畫。3月決策會議上討論的最重大調整,可能是放棄「ECB必要時可能增加購債」的措辭、即ECB的「寬鬆傾向」。ECB官員要到6月才會調整有關購債的前瞻指引,並於7月訂定購債措施結束的日期。至於有關利率的前瞻指引,預計要到9月才會調整。目前預估在購債計畫結束後「很常一段時間」才會升息。ECB總裁德拉基近來發布的歐元區經濟展望較以往審慎,反映他的堅持:央行必須要耐住性子,繼續支撐歐元區經濟,否則會危及期盼已久的通膨回升。
歐洲央行2018年初購債規模將砍半至每月300億歐元,2018年底購債方案就會完全退場,但最快2019年才會升息。歐洲央行新一輪的舉措反映兩大意義:一是歐洲央行承諾維持購債計畫,凸顯出歐洲央行的謹慎態度,歐元區仍需要充足的寬鬆刺激措施,只要歐元區通膨率依然疲軟,未來仍需謹慎行事。二是歐央期許未來歐元區經濟對於歐央相關政策的倚重程度,亦可望逐步降低,希望寬鬆貨幣政策在退場的過程中,影響到歐洲經濟復甦。受惠歐洲央行繼續維持寬鬆政策,帶動歐美主要股市上漲,反映出歐央新一輪購債計畫,符合先市場的預期;歐元區經濟成長和失業率下滑是影響歐央縮減購債規模的關鍵因素。展望後市,歐洲央行將2018、2019年通膨預測下修至1.2%-1.5%,通膨展望溫和。全球經濟復甦強勁,市場預估歐元區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2.1%、1.8%,民間投資持續增長。利率方面,歐洲銀行放款恢復正常且經濟復甦大環境下,歐洲央行2018年或許有機會縮減負利率幅度,但預估速度將較美國慢。
IHS Markit公布歐元區3月PMI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終值為56.6,符合初值,且處於景氣榮枯分界50之上,但卻是八個月來最低。受產能限制所囿,生產方面的分項指標從上月的59.6跌到55.9,略低於初值。主因歐元區去年底今年初的PMI急速擴張,現稍微降溫在所難免,但相較過往仍是十分強勁的水準。各國包括希臘在內,製造業的擴張是穩定且全面的。歐元區企業對來年信心降到15個月低點,反映製造業出現一些問題。歐元升值使得當地出口商品吸引力有所減退,工廠提高價格,也打擊到某些需求。
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3月PMI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降至551.1,是4個月低點,儘管3月數據與2011年以來各月數據相比依舊亮眼。德國3月製造業PMI降至58.4,是去年9月以來最低紀錄,服務業PMI也從1月的7年高點下滑。在法國方面,3月綜合PMI降至57.3,是5個月低點。法國製造業PMI 3月降至53.6,同為5個月低點。歐元區製造業景氣在2017年最後一季迎來好的開始,PMI數據顯示成長基礎普遍增速,由於跡象顯示歐元區通膨將開始朝歐洲央行設定的目標邁進,企業也自2017年8月來首度調漲物價,將商品價格攀升的成本移轉到消費者身上。

安倍購地醜聞纏身,避險資金流入日圓不貶反升
安倍晉三上任以來致力推行寬鬆貨幣政策,不過隨著日本森友學園賤價取得國有土地弊案延燒一年多,重挫安倍晉三首相的地位,而他的支持率更是跌破5成,市場認為一旦安倍經濟學宣告結束,弱勢日圓也將跟著終止。日圓匯價近期一度飆至105.25日圓兌1美元,觸及16個月新高價位,創今年以來累計升幅超過6%,隨著BOJ縮減購債、經常帳盈餘、美中貿易大戰等避險因素影響,日圓升值在所難免。
日圓可能持續升值的原因,首先是QQE寬鬆貨幣政策退場,BOJ近來不斷減少每月購債操作金額,單是2月持有債券僅年增54兆日圓,創下2013年7月以來最慢增速,BOJ總裁黑田東彥表示,在實現通膨目標前不適合終止寬鬆貨幣政策,但市場揣測2019年將會退場;第2是經常帳戶盈餘擴大,日本經常帳戶盈餘持續增加,將會增添日圓升值壓力,而根據政府統計,1月份經常帳盈餘規模來到近10年新高水準。第3則是對沖基金布局,根據CFTC數據顯示,避險基金從1月9日以來逐漸減少押注日圓貶值的部分,不過這些基金仍持有淨空頭,意味著投資人賣出合約,可能進一步推升日圓走強;第4個是市場技術性指標,今年以來美元兌主要貨幣普遍走軟,一旦貶破105價位,貶值幅度將會進一步加快。
BOJ 四月初公佈的經濟數據顯示,因BOJ持續寬鬆、持續自金融機構手中大量購買日本國債、造成銀行準備金帳戶餘額持續增加,截至2018年3月底為止Monetary Base餘額達487兆44億日圓,較前月底增加2.5%,3個月來首度呈現增長、創歷史新高紀錄。貨幣基數包括流通紙幣、流通硬幣以及金融機構存放在BOJ的準備金活期帳戶餘額;貨幣基數是創造貨幣供給的基礎,能產生貨幣乘數效果,故亦可稱為準備貨幣或強力貨幣。3月份日本貨幣基數平均餘額較去年同月成長9.1%至475兆9,328億日圓,已連續第71個月呈現增長,不過增幅連續第7個月呈現萎縮。
BOJ於3月9日舉行的貨幣會議上決議維持寬鬆立場不變,將短期政策利率維持於現行的-0.1%不變,作為長期利率指標的10年期國債(JGB)殖利率目標也維持於0%左右水準不變、且為了達成該0%左右目標長期國債收購額將大致上維持於現行的年增約80兆日圓不變。BOJ 3月19日公布數據指出,截至2017年12月底為止日本在外流通的公債金額總計達1,092兆日圓,較1年前增加0.8%、3季來首度呈現增長;其中,BOJ持有的JGB金額高達449兆日圓,持有額較1年前成長6.8%,佔整體比重揚升至41.1%,持有額、佔比持續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Nikkei/Markit公布,日本2月PMI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初值從2月54.1點下跌至53.2點,迫近50臨界點,連續2個月下降。主要是生產下跌和新增訂單增幅創5個月來最低等因素拖累。但就首季來看,整體製造業景氣仍然穩固。今年以來,日圓兌美元已升值約6%。財經數據服務公司IHS Markit表示,日本製造業在2月打破了成長趨勢,產出增長為2017年7月首次放緩,國內外需求成長力道亦減弱。但日本製造業已連續19個月站在榮枯分水嶺50之上。分項數據顯示,當月產出指數與新接訂單指數同步上揚,且都來到近四年新高水平。產出物價指數從1月的51上升至52.5,創2008年10月新高,未來有望進一步推漲日本通膨。日本GDP已連續七季成長,創1994年來最長記錄。產出缺口顯示,需求大於供給的幅度為逾九年之最,意謂著物價有上漲壓力。
2018年上半年日本經濟的下行風險,端視美國是否轉向保護主義。若美國川普政府在貿易大戰方面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恐將嚴重衝擊亞洲供應鏈與日本經濟。連帶受害的還有日本的財政信譽,因為政府將被迫擴大支出,並且推遲預計2019年稍後實施的調漲銷售稅,促進長期成長所需的結構性改革也將寸步難行。

英國決議脫歐後,首度經濟成長預測上修
英國OBR預測,2018年英國GDP將增長1.5%,高於2017年11月  預期的1.4%。2019年和2020年GDP增長為 1.3%,與2016年11月的預期持平。OBR下調了對2021 年和2022年英國GDP的預測,分別為增長 1.4%和增長1.5%。英國財政大臣哈蒙德表示,雖然 OBR 下調了 2021 年和 2022 年經濟增長預期,但是「預期就是用來被打敗的」。哈蒙德預計英國政府債務也將降逐步減少。公共債務預計到2020-2021年,將從今年的452 億英鎊降至287億英鎊,到2022-2023年,將降至214億英鎊。英國債務的顯著降低,是17年來的首次,這代表英國經濟從10年前的金融危機開始復甦的一個轉折點。他認為,「在隧道盡頭還有亮光」。
英國央行2017年11月2日決議調高基準利率一碼至 0.5%,為自2007年7月以來首度升息,符合市場預期。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投票以7比2決議升息,理由是英國國內通貨膨脹已達3%,經濟成長已有減緩趨勢,因而採取了升息行動。英國央行聲明,英國經濟展望依舊具有重大風險,包括家庭,企業與金融市場對有關退出歐盟過程發展的反應,英國央行決議維持購買資產計畫不變,包括公債4350億英鎊,公司債100億英鎊。隨著英國2019年硬脫歐的風險日漸切實,目前多數預測機構都預計2018年英國經濟將出現顯著疲弱放緩。英國歷經生活水平相繼兩個相對較好的年後,嗣後也可能下降,原因之一就是GDP成長放緩,這將意味著英國就業市場也將成長放緩,甚至可能出現明顯下滑。此外,英鎊疲軟、通膨加劇將使實際工資縮水。高通膨還將加劇福利金名義價值的凍結。


IHS Markit/CIPS英國3月PMI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上揚至55.1,高於2月修正後的55,也優於市場所預期。製造業能在3月遭逢西伯利亞寒潮「東方怪獸」來襲的情況下成長,著實不容易,但整體成長有一部分因為新訂單和聘僱指標的增速趨緩,而受到抑制。占英國經濟產值約10%的製造業去年扮演成長引擎的角色,如今成長稍微降溫,癥結在於英脫後通膨上升,抑制了一些消費者需求。第1季製造業PMI季比增加約0.4%,從去年第4季的1.3%大幅放緩,英國第1季的製造業景氣的增速降到一年來最低,已經「進入較疲弱的成長階段」。調查顯示,英國2月製造業增長放緩是普遍現象,從消費品、投資品、到半成品的製造商皆有,而歐洲多數地區的製造業正在享受全球需求復蘇引導下的強勁增長。英國製造業PMI去年11月曾觸及四年高位58.4。過去幾個月放緩的確切觸發因素尚不明確,未來有一些更為樂觀的跡象。製造業訂單增長為11月以來最強勁。56%的製造企業預計將在未來一年增產,這一比例接近1月創下的兩年高位,6%的企業預期產出將下滑。雇聘也升至三個月高位。但海外訂單增速放緩至四個月以來最低。“供應鏈延遲也妨礙產出增長。這些供應限制若能解除,不僅能進一步提振成長,同時也將部分緩解投入成本壓力,”製造業原物料成本上漲速度較1月創下的11個月高點放緩,而企業將成本轉嫁給顧客的速度也趨緩,儘管就歷史標準來看仍處於高檔。
    
中美貿易大戰煙硝四起,中國官方宣稱奉陪到底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回應:「中國無意和任何國家打貿易戰,但是如果對方挑釁,中國將『奉陪到底』,『看誰真正堅持到最後』。」
川普當局認為這只是在中國多年不公平的貿易行為之後,採取早就該做的行動,他們認為以前的政府並沒有充分的反擊。「之前的政府非常非常努力地與中國人合作,」鷹派的川普高級顧問納瓦洛認為會採取關稅手段,是因為在過去15年與中國的對話,中國的行為都沒有任何顯著的改變。關稅不會立刻生效,美國貿易代表將在15天內公布目標貨物清單,然後有30天的公眾評議期。美國貿易代表署公告長達45頁的「301制裁」清單,在這份文件中指出,由數個美國政府機構的貿易分析師確認哪些商品受益於「中國製造2025」等產業政策,以及考量對美國消費者與經濟的影響等因素,擬出這分商品清單;建議加徵關稅的產業包括航太、資通訊、機器人、機械工業等。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於北京時間4月4日上午發布,針對中國大陸基於「301調查」的徵稅建議清單後,大陸隨即強硬回應「來而不往非禮也」,並於當日下午宣布將對金額對等的美國黃豆、汽車、化工品等106項商品加徵25%關稅。中美雙方一來一往,已升高外界對兩大國爆發全面貿易戰的擔憂。USTR的清單文件提到,由數個美國政府機構的貿易分析師確認哪些商品受益於「中國製造2025」等產業政策,以及考量對美國消費者與經濟的影響等因素,而擬出這份商品清單。華爾街日報稱,美國此舉目的正是在阻撓中國此一計劃。大陸隨即在下午宣布,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黃豆、汽車、化工品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徵25%的關稅。正式實施日期視美國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實施情況另行公布。雖然大陸未說明預計加徵關稅的106項美國商品涉及的進口總額,外界預估應當也在500億美元左右。這些產品基本上都來自於由共和黨主導的州,甚至是來自當初支持川普的選區。大陸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表示,中國不願意打貿易戰,因為貿易戰中沒有贏家。如果美方願意談,中方願意在平等磋商、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進行磋商,解決分歧。但他也強調,「如果有人堅持要打,我們奉陪到底。」對於川普要求中國減少對美國1,000億元的貿易順差,王受文回應,這是中國絕對不能夠接受的。他指出,中美貿易不平衡,首先是美國經濟結構問題,美國儲蓄不足,消費比較多。其次,這是美元作為國際支付貨幣必然的結果。另個原因則是美國自我限制高科技行業對中國的出口。這分建議清單在進一步預告暨評論,以及舉辦公聽會等程序後,USTR將公布加徵關稅的最終清單;USTR預計於5月中舉行公聽會。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佈3月PMI採購經理指數為51.5%,比上月上升1.2個百分點,製造業呈現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2.4%,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繼續位於擴張區間;中、小型企業PMI為50.4%和50.1%,分別比上月上升1.4和5.3個百分點,位於臨界點之上。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高於臨界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低於臨界點。生產指數為53.1%,比上月上升2.4個百分點,位於擴張區間,表明隨著春節後企業集中開工,製造業生產增速加快。新訂單指數為53.3%,比上月上升2.3個百分點,高於臨界點,表明製造業市場需求擴張步伐有所加快。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9.6%,比上月回升0.3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回升,低於臨界點,表明製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量降幅持續收窄。從業人員指數為49.1%,比上月回升1.0個百分點,低於臨界點,表明製造業企業用工量降幅縮小。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50.1%,比上月上升1.7個百分點,高於臨界點,表明製造業原材料供應商交貨時間有所加快。50.3%,比上月回落1.0個百分點,製造業總體延續擴張態勢,增速有所放緩。

市場擔憂中美貿易大戰,農產品期貨價格全面下挫
CBOT三大農產品期貨4月2日全面下跌,回吐上週因農業部報告利多而帶來的漲幅,仍擔憂美國與中國以及墨西哥的貿易摩擦將影響農產品的出口。5月玉米期貨收盤下跌0.1%成為每英斗3.8725美元,5月小麥下跌1.1%成為每英斗4.4625美元,5月黃豆下跌0.9%成為每英斗10.3550美元。ICE Futures U.S. 5月棉花期貨4月2日下跌0.6%成為每磅80.97美分,5月粗糖期貨上漲1.4%成為每磅12.52美分。
美國駐中國大使Terry Branstad表示,中國如果限制美國的黃豆進口,大陸本身將會受害更多。中美兩國的貿易摩擦持續升溫,大陸是最大的黃豆進口國,佔全球黃豆貿易的六成比重,大陸有三成的黃豆進口是來自於美國。根據美國黃豆出口委員會委託美國普渡大學所做的研究顯示,川普的關稅政策可能對美國經濟造成每年17~33億美元的損失。美國農業部3月29日公布的作物種植意向報告表示,2018年,美國玉米種植面積預估將年減2%至8,800萬英畝,低於分析師預估均值8,942萬英畝。黃豆種植面積預估將年減1%至8,900萬英畝,也低於分析師預估均值9,105.6萬英畝。小麥種植面積預估年增3%至4,730萬英畝,但仍將創下歷來的次低。棉花種植面積預估年增7%至1,350萬英畝,此將創下七年以來的新高。
美國農業部3月29日公佈3月16日至3月22日的一週出口銷售數據顯示,自去年6月起的2017/18年度,美國小麥一週出口簽約淨銷量為353,800公噸,較前週以及過去四週均值分別增加33%與40%,其中對日本銷售105,800公噸。2018/19年度小麥的一週出口簽約淨銷量為121,800公噸,其中對韓國銷售77,700公噸。小麥一週裝船出口量為328,700公噸,較前週以及過去四週均值分別減少31%與12%,其中對對日本出口59,800公噸。自去年9月起的2017/18年度,美國玉米一週出口簽約淨銷量為1,353,100公噸,較前週以及過去四週均值分別減少8%與28%,其中對韓國銷售623,100公噸。2018/19年度玉米的一週出口簽約淨銷量為287,000公噸,其中對日本銷售207,000公噸。玉米當週裝船出口量1,376,100公噸,較前週持平,較過去四週均值增加8%,其中294,500公噸運往墨西哥。自去年9月起的2017/18年度,美國黃豆一週出口淨銷量為317,500公噸,較前週以及過去四週均值分別減少58%與77%,其中對荷蘭銷售113,600公噸。2018/19年度黃豆的一週出口簽約淨銷量為69,700公噸,其中對中國大陸銷售60,000公噸。黃豆當週出裝船口量為782,900公噸,較前週增加43%,較過去四週均值減少7%,其中139,600公噸運往中國大陸。

美俄原油產量大增,原油價格下行風險加劇
NYMEX 5月原油期貨4月2日大跌1.93美元或3%成為每桶63.01美元,主要受到股市重挫的拖累,以及美俄原油產量增長的壓力;ICE Futures Europe近月布蘭特原油下跌1.7美元或2.5%成為每桶67.64美元。EIA報告表示,2018年1月,美國原油日產量為996.4萬桶,較去年12月的995.8萬桶略微增加6,000桶,相比去年11月創新高的1,006.6萬桶則是減少了10.2萬桶;與去年同期的882.5萬桶相比,美國原油日產量年增113.9萬桶。美國最大石油生產州德州1月份原油日產量較前月創新高的394.5萬桶減少5.6萬桶至388.9萬桶,但與去年同期的320.2萬桶相比則是增加了68.7萬桶,主要受到二疊紀盆地頁岩油產量增長的帶動。墨西哥灣1月份原油日產量較前月的154.5萬桶增加7.9萬桶至162.4萬桶,但與去年同期的173.2萬桶相比則是減少了10.8萬桶。北達科他州1月份原油日產量較前月的115.4萬桶增加2,000桶至115.6萬桶,與去年同期的97.5萬桶相比增加了18.1萬桶。該州原油日產量自2014年5月突破百萬桶之後,期間只有4個月的原油日產量低於百萬桶,穩居美國第三大的原油產地,主要受到巴肯頁岩產量增的帶動。除了上述的三大產地以外,2018年1月,美國原油產量較多的還包括新墨西哥州(54萬桶/日)、奧克拉荷馬州(52.6萬桶/日)、阿拉斯加州(50.8萬桶/日)、加州(46.3萬桶/日)以及科羅拉多州(42.8萬桶/日)等。


CFTC 3月30日公佈的每週交易人部位報告顯示,截至3月27日,資金管理機構(主要為避險基金)以及其他大額交易人所持有的紐約原油期貨投機淨多單較前週增加1.7%至715,770口,為連續第二週增加,相比2月的第一週為創新高的73.9萬口。標普高盛商品指數(S&P GSCI)今年以來上漲2.4%,能源指數上漲4.8%居冠;其中,西德州原油上漲7.5%,布蘭特原油上漲3.7%。如果OPEC在今年底結束減產協議,原油價格明年可能下跌,預期布蘭特原油價格在2019年將從每桶75美元下跌至55美元/桶。OPEC很有可能在下次政策會議前不向市場提供任何明確的意圖線索,這恐導致油價較預期的更快更大幅度下跌。今年下半年之後,國際油市可能又將從當前短暫的供給短缺再度轉為供給過剩。該行預估第二季西德州原油價格將下跌至每桶58美元,下半年更將跌至每桶51美元。該行也預期布蘭特原油價格在年底可能跌至每桶62~57美元。

中美貿易恐大戰,避險資金將再入黃金
COMEX 6月黃金期貨4月2日收盤上漲19.6美元或1.5%成為每盎司1,346.9美元,主中美貿易大戰之故,股市重挫提振避險需求;美元指數下跌0.1%。全球最大黃金ETF SPDR Gold Shares, GLD2日黃金持有量增加6.19公噸至852.312公噸。金價三月下旬在1,350美元受阻之後重新回落至1,320美元附近,本週市場可能將會聚焦於美國的經濟數據,包括ISM製造業以及非製造業指數、ADP民間就業數據,以及3月份就業報告。一份針對專業人士的調查中,35%認為近期金價將會上漲,41%預計將會下跌,24%預計整理持平。預期美元的強勢會稍微消退,且股市的震盪將會刺激黃金的避險需求。金價將會反彈,主因中美貿易問題將會為黃金帶來避險買盤。金價三月下旬下跌主要是因為美國的經濟改善帶動美元轉強的影響;但這效果是有限的,因投資人很快會開始擔憂股市的下跌,以及為股市的下跌尋求避險,而最佳的避險資產就是黃金。


FED鮑威爾2018年升息的決心相當堅定,他強調稅改對通膨的推升將比預期來的高,所以聯準會必須預防資產泡沫化,致力於將通膨維持在2%左右。雖市場預估今年升息次數不少於3次,但金價卻未走低,主要是FED強化了通膨升溫的看法、同時對於全年升息次數並未有更積極的論述,因此在通膨預期上升、升息預期不變下,實質利率反將有小幅走低空間。中國為全球最大黃金需求國,2月份又面臨農曆新年,根據20年以上長期統計,1~2月是金價傳統小旺季,預期黃金回檔空間有限。不過,近期強勁的金價已經部分提前反應通膨升溫及美元走入空頭的預期,故短線上檔空間亦屬有限,近期中美貿易大戰煙硝味四起,雙雙叫陣銳不可擋,全球股市短線均劇烈修正,避險資金轉入黃金已不言可喻,金價短線買盤積極,多頭躍躍欲試。 
美國的總體財政政策和地緣政治不穩定性等因素,有利黃金避險買盤增溫,黃金ETF投資者傾向於持有黃金而不是獲利了結,金市的市場情緒謹慎樂觀。地緣政治風險因素正支持黃金市場,黃金未來方向將取決於美元,美國貨幣政策和長期利率的變化。

圖片





上一則   |   回上頁   |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