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專欄

2025-07-09
李全順 : 2025 - 7月全球經濟趨勢追蹤與預測 -【歐元升值避險強經濟復甦支撐穩 美元疲軟信心弱去美元化趨勢顯】
歐元升值避險強經濟復甦支撐穩  美元疲軟信心弱去美元化趨勢顯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金融市場的焦點之一在於歐元區宏觀經濟的動態變化,尤其是歐元兌美元的顯著升值以及歐元區利率市場的波動。7月4日,法國興業銀行的利率策略師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短期內,貿易談判的不確定性仍是影響歐元區利率市場的主要因素,而從長期來看,長期溢價的鞏固以及收益率曲線的進一步陡化預示著市場對歐元區經濟前景的樂觀預期。與此同時,歐元在2025年上半年的強勁表現,不僅相較於人民幣升值超過12%,兌美元的升值幅度也超過10%,使其逐漸取代美元,成為市場認可的避險貨幣。這一現象背後,既有歐元區經濟復甦的內生動力,也有美元因美國財政狀況惡化和經濟數據疲軟而引發的信心危機。以下將結合媒體報導,對歐元區當前的經濟形勢、貨幣走勢以及利率政策進行深入評析,並對未來發展趨勢作出預測。

    歐元區經濟在2025年展現出明顯的復甦跡象,這主要得益於德國於3月推出的財政刺激計劃。該計劃通過擴大基礎設施投資、減稅以及對中小企業的補貼,有效提振了市場對歐元區經濟增長的信心。根據歐洲央行(ECB)的最新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歐元區GDP環比增長0.8%,高於市場預期的0.5%,顯示出經濟活動的穩健復甦。德國作為歐元區的經濟引擎,其製造業PMI自年初以來連續五個月保持在50以上,反映出工業生產的強勁勢頭。與此同時,歐元區的通膨率在2025年上半年穩定在2.5%左右,略高於歐洲央行2%的目標,但尚未引發過熱擔憂。法國興業銀行的報告進一步指出,市場對歐元區至少再降息一次的預期依然存在,這與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成員Joachim Nagel的表態相呼應。Nagel強調,歐洲央行的通膨目標具有對稱性,即使通膨率短暫跌破2%,也無需過分擔憂,這為未來貨幣政策的靈活性提供了空間。這種穩健的經濟基本面和靈活的政策立場,支撐了歐元作為避險貨幣的地位,並推動其在全球外匯市場中的強勢表現。

    與歐元區的樂觀前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元在2025年上半年遭遇了顯著的信心危機。根據媒體報導,美元指數在上半年下跌超過10%,創下1973年以來同期最大跌幅。這一現象與美國財政赤字的快速擴大密切相關。美國眾議院於7月3日通過的“大而美法案”,通過永久化2017年減稅法案、提高5兆美元債務上限以及削減醫療補助和新能源補貼等措施,進一步惡化了美國的財政前景。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估算,未來十年美國財政赤字將增加4.6至5.4兆美元,2026財年的財政赤字率可能攀升至7%以上。這種財政壓力的加劇,疊加市場對美國經濟數據疲軟的擔憂,促使投資者對美元的信心大幅下滑。美國銀行的月度調查顯示,機構投資者對美元的減持程度達到過去20年來的最高水準,反映出市場對美國宏觀經濟風險的深切擔憂。與此同時,全球範圍內的“去美元化”趨勢進一步加劇,新興市場國家開始探索以歐元或其他貨幣進行貿易結算,這進一步削弱了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

    在貨幣市場方面,歐元的強勢升值成為2025年上半年的重要現象。6月30日紐約匯市午盤,歐元兌人民幣一度升至8.44,觸及2014年以來最高水準,年內漲幅接近12%。同期,歐元兌美元的升值幅度超過10%,顯示出歐元相對美元的結構性優勢。這種升值趨勢不僅反映了歐元區經濟的相對強勢,也與美元的疲軟密切相關。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歐元兌美元的進一步升值潛力取決於聯邦儲備系統(Fed)的貨幣政策立場。2025年上半年,市場對聯儲降息的預期逐漸收斂,但隨著美國經濟數據的持續疲軟,特別是就業和消費數據的走弱,對第三季度降息的預期再度升溫。這一預期進一步壓制了美元指數,為歐元的升值提供了空間。多數機構預測,歐元兌美元在2025年底或未來12個月內有望升至1.20美元,這一目標反映了市場對歐元中長期結構性看漲的共識。然而,歐元的進一步上漲需要新的驅動因素,例如,歐元區經濟數據的持續改善或美國財政狀況的進一步惡化。

    利率市場方面,法國興業銀行的報告指出,歐元區的10年期德國國債收益率預計在2025年底維持在2.40%至2.80%的區間,這一預測反映了市場對歐元區經濟增長和通膨前景的樂觀預期。同時,收益率曲線的進一步陡化,短期與長期債券之間的利差將繼續擴大,這與長期溢價的鞏固趨勢一致。這種陡化趨勢部分源於市場對歐洲央行貨幣政策的預期調整。雖然Nagel對短期內再次降息持謹慎態度,但他也表示,通膨率短暫跌破2%不會引發過度擔憂,這為歐洲央行在未來幾個月保持政策靈活性提供了空間。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對外貿易談判的不確定性對歐元區利率市場構成一定影響。Nagel提到,美國加徵關稅可能對歐元區通膨產生“U型”影響,短期內抑制通膨,但長期可能推高物價水準,這一觀點為市場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貿易談判的不確定性是當前影響歐元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重要因素。美國於2025年7月9日即將到期的對等關稅豁免政策,為歐美貿易談判增添了緊迫感。川普政府此前威脅對歐盟加徵高達50%的關稅,這可能對歐元區的出口導向型經濟構成壓力。然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白宮發言人淡化了7月9日截止日期的重要性,暗示部分國家的談判可能延期至9月1日。這一靈活性為歐盟爭取了更多的談判時間,但若美歐未能達成框架性協議,關稅的上調可能對歐元區經濟復甦構成威脅。入侵。從長期來看,關稅的上調可能導致歐元區通膨上升,從而對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產生影響。Nagel的“U型”影響觀點表明,關稅的短期抑制作用可能逐漸轉化為長期通膨壓力,這將進一步影響歐元區的利率市場。

    歐元區經濟和貨幣市場的走勢將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短期內,歐元兌美元的升值趨勢可能持續,特別是在美國經濟數據疲軟和FED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的背景下。然而,歐元的進一步升值需要新的催化劑,例如歐元區經濟數據的超預期表現或美國財政狀況的進一步惡化。中長期來看,歐元區經濟的穩健復甦和靈活的貨幣政策為歐元的結構性看漲提供了支撐。利率市場方面,10年期德國國債收益率預計將在2.40%至2.80%的區間內波動,收益率曲線的陡化趨勢可能進一步推高長期債券收益率。對於投資者而言,歐元區的經濟復甦和歐元的避險屬性增強為多元化投資提供了機會,但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仍需密切關注。

(撰稿人: CSIA/ CFP/中國廣西財經學院會審學院資評系副教授 李全順)





回上頁   |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