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專欄

2023-03-08
李全順 : 2023-3月全球經濟趨勢追蹤與預測 -【中國經濟增長穩紮穩打、復甦力道明顯】


       中國2月官方製造業PMI為52.6,較上月回升2.5個百分點,優於市場預期的50.5。官方非製造業PMI和綜合PMI分別為56.3和56.4,也較前值明顯回升。2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為51.6,高於上月2.4個百分點,結束此前連續六個月的收縮。中國2月財新服務業PMI為55,連續兩月擴張,並創下2022年9月以來新高,前值52.9。市場認為,中國經濟在經歷較長時間的平緩恢復期後開始進入快速回升軌道,製造業運行出現拐點。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佈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中國GDP達121兆元,這是繼2020年、2021年連續突破100兆元、110兆元之後,再次躍上新台階。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中國國經濟總量達18兆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為1.27萬美元,繼續保持在1.2萬美元以上。
   

       3月3日,2023年全國兩會啟幕。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將於3月4日下午3時開幕,3月11日下午閉幕,會期7天半。大會主要議程包括聽取和審議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列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聽取並討論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其他有關報告;選舉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和常務委員等。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將於3月4日12時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
   

       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聯合赴福建省召開新能源產業發展現場會。會議要求,強化自主創新,聚焦大功率海上風電、電化學儲能電池、先進高效異質結光伏電池等重點方向,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3月2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北京調研積體電路企業發展並主持召開座談會。劉鶴指出,積體電路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核心樞紐,關係國家安全和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發展積體電路產業必須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用好政府和市場兩方面力量。必須始終堅持國際合作,廣交朋友,擴大開放,堅定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3月1日,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將適度加大財政政策擴張力度,不斷提升政策效能。綜合考慮財政承受能力和助企紓困需要,儘快研究明確稅費優惠政策。全面落實擴大內需戰略,多管道增加居民收入;對購置期在2023年的新能源汽車繼續免征車輛購置稅。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做強、做優、做大實體經濟。將協同各地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加大力度支援專精特新企業發展,計畫培育100家左右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今年還將深入實施千兆城市建設行動,促進新一代資訊技術與先進製造技術深度融。將研究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行動計畫,全面推進6G技術研發。
   
       2月28日,二十屆二中全會審議通過《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同意把部分內容按照法定程式提交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國家領導人指出,這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突出重點行業和領域,針對性比較強,力度比較大,涉及面比較廣,觸及的利益比較深,著力解決一些事關重大、社會關注的難點問題,對經濟社會發展將產生重要影響。
   
       二十屆二中全會指出,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緊緊圍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推出一批戰略性、創造性、引領性改革舉措,加強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推動高水準對外開放,統籌謀劃好各領域的改革。注重完善改革落實機制,推動改革舉措落地見效,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把中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2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規劃》明確,數字中國建設按照“2522”的整體框架進行佈局,即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和資料資源體系“兩大基礎”,推進數位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深度融合,強化數位技術創新體系和數位安全屏障“兩大能力”,優化數位化發展國內國際“兩個環境”。《規劃》提出,要全面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研究制定推動數字產業高品質發展的措施;大力發展網路文化,推進文化數位化發展;大力實施國家教育數位化戰略行動,發展數位健康,規範互聯網診療和互聯網醫院發展。
   
       當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化,但實現經濟整體好轉,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國際收支平衡四大目標都要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考慮到就業需求、防範化解風險、提振市場信心等因素,把2023年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為5%左右是合適的。

       今年的目標是為高品質發展留空間,不走房地產驅動的老路,以防目標高了拉高宏觀杠杆率。按5%的目標增速,意味著今年經濟發展質在量先,“房住不炒”、遏制地方隱性債務新增,避免為短期增長目標積累中長期風險,財政積極和貨幣過於寬鬆的預期均需修正。按照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未來,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品質發展合力。
2022年的經濟增長不在合理區間,當前經濟發展最大的風險就是增長速度不穩定。2023年是未來關鍵的一年,要力爭經濟增長回到合理區間。從2022年的背景來看,彼時,國內經濟受到疫情散發多發、極端高溫天氣等多重超預期因素的反復衝擊,疊加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地緣政治局勢動盪不安,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大。

       但是面對內憂外患,中國GDP國國內生產總值仍完成1210207億元,躍上一個新臺階,比上年增長3.0%;同時,中國人均GDP達到85698元,比上年實際增長3%,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2741美元,連續兩年保持在1.2萬美元以上。

       主要指標中,就業主要指標運行平穩,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06萬人,超額完成1100萬人的預期目標,重點群體就業基本穩定,脫貧人口務工規模3278萬人,同比增加133萬人,年末城鎮調查失業率降到5.5%;中國國CPI月度漲幅始終低於3%,全年僅上漲2%,大幅低於美國8%、歐元區8.4%、英國9.1%等發達經濟體的漲幅,也明顯低於印度、巴西、南非等新興經濟體6%—10%的漲幅;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7.7%;財政赤字率控制在2.8%,中央財政收支符合預算、支出略有結餘;國際收支保持平衡,人民幣匯率在全球主要貨幣中表現相對穩健。

       受益於中國強勁的增長勢頭,多家國際機構對中國的增長也更為樂觀,紛紛在近期上調了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其中,惠譽從4.1%調高至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從4.4%調高至5.2%,摩根士丹利則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將增長5.7%。
2023年,中國經濟重回正常運行軌道。對於今年的目標,在疫情干擾下,2020年和2021年兩年的複合增速是5.1%,經濟的潛在增速水準在5%左右。如果考慮到2023年出口下滑會對產業鏈條產生影響以及其他因素,經濟增長目標定在5%左右有其合理性。2023年經濟整體好轉,核心是穩就業,同時,要實現結構優化的高品質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品質發展合力。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赤字率擬按3%安排。完善稅費優惠政策,對現行減稅降費、退稅緩稅等措施,該延續的延續,該優化的優化。
   
       財稅政策方面,繼續優化減稅降費、退稅緩稅政策,將其作為一項普惠政策繼續保留幾年,給中小微企業一定的緩衝期,其他政策則逐步退出,同時轉變財政政策投向,去年財政支出增速6.1%,低於8.4%的財政政策預算,今年財政收入增速預計將會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三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與寬鬆的貨幣政策主要放到保經營主體上,供給側調控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有部分問題。比如,稅收收入占GDP比重降到15%左右,處於較低的水準;同時,存在產業結構調整和科技創新步伐放慢的問題,給新增就業帶來較大壓力。

       穩增長很重要的一環就是解決信心問題。年的經濟增長抓手之一就是消費驅動以及營商環境改善帶動的信心恢復。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多管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大宗消費,推動生活服務消費恢復。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要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專案建設,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此外,預計數位化、安全、科技、綠色等重大基建專案,都是新的增長點。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吸納城鎮就業的主要力量,2023年政策繼續加大了針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定向支援力度,預計減稅降費及金融政策等“組合拳”將繼續促進今年就業大局基本穩定。

 

圖片





上一則   |   回上頁   |   下一則